時間:2024-05-27來源:中國汽車報
汽車電動化轉型的兩種不同走勢
近一年來,世界各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趨勢。
一方面,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如火如荼。無論是產銷規(guī)模,還是產品外觀和性能、質量,都在持續(xù)提升。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達到35.7%,較上年增加8.1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于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2024年一季度,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繼續(xù)高歌猛進,滲透率接近40%。有行業(yè)權威人士預測,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300萬輛。這反映出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強勁增長勢頭和廣泛的市場接受度。另外根據有關統計,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占比已達到62%。上述數據顯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和蓬勃發(fā)展態(tài)勢。
另一方面,歐美各國和各大跨國汽車集團,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yè),都采取了和中國政府及中國企業(yè)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紛紛宣布放緩電動化進程。2023年,英國首相蘇納克宣布將燃油車禁令從2030年實施推遲到2035年。美國政府則在近期放寬了去年4月由美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EPA)提出的尾氣排放限制規(guī)定,原計劃2030年電動汽車占當年汽車產量60%、2032年占當年汽車產量67%的目標也都有所調整。德國政府去年年底結束了對電動汽車的購車補貼。從歐美主要汽車企業(yè)來看,通用、福特、奔馳、大眾、捷豹路虎等汽車制造商都紛紛宣布推遲原定的新能源汽車進度計劃或縮減產量規(guī)模。
歐美為何放緩電動化步伐
為何歐美開始放緩汽車電動化轉型步伐?筆者對此進行了初步分析,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因素:
1.經濟因素:電動汽車在歐美市場初期未達到預期銷售目標,導致歐美傳統燃油車企業(yè)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難以承受巨額虧損。
2.市場因素:雖然電動汽車環(huán)保優(yōu)勢較大,但成本也高,因而售價偏高,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購車預算超出收入預期,從而購買欲望受限。
3.政策因素:此前歐美積極推進汽車電動化,制定了較為激進的計劃,以應對氣候和環(huán)境變化。但由于前些年的新冠疫情疊加經濟萎縮的影響,歐美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變小,補貼快速滑坡,從而影響到各大汽車制造商對新能源整車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投資積極性及市場策略的改變。
4.效益因素:在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過程中,歐美主要汽車制造商因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利潤幾乎都大幅下滑,這也迫使它們重新評估并調整電動化戰(zhàn)略的步伐。
5.競爭因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和競爭力的提升,包括三電系統的技術進步、整車性能的提升、外觀內飾的時尚精細、充電基礎設施和整體產業(yè)鏈的配套齊全等,給歐美企業(yè)造成了巨大壓力。歐美企業(yè)并不愿意跟隨中國企業(yè)走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道路,試圖在技術和創(chuàng)新上走自己的新路,因而調整前幾年制定的激進的電動化計劃。
6.技術因素:從技術層面上分析,電動汽車仍存在續(xù)駛里程焦慮、充電時間較長、成本效益較差、寒冷天氣電池衰減過快等弱點,與用戶期望值有不小差距,需要時間來完善改進。歐美企業(yè)目前暫時放緩電動化步伐,是為了等技術大幅提升后再加速布局。
7.能源因素:目前清潔能源在世界上占比有限,尤其中國大部分還是火電,這也是歐美企業(yè)不愿意過快發(fā)展電動化的原因之一。此外,歐美并不缺乏石油,它們的石油價格遠比中國要低,而歐洲的電價要比中國高得多,這也降低了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積極性。
8.安全因素:目前電池的安全問題仍是歐美包括中國高度關注的重點問題。車輛自燃,包括事故導致碰撞燃燒甚至爆炸,仍然是許多購車者擔憂的問題,這也影響了相當一部分購車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
9.環(huán)保因素:廢舊電池如何處理,是歐美政府和綠色環(huán)保組織擔憂的重要方面,目前還沒有能夠完美解決的技術方案,需要時間不斷研發(fā)試驗。電動化發(fā)展過快,如果隨著新能源汽車大批量進入報廢期,電池處理不當將導致嚴重的后果。
10.資源因素:三電系統尤其是電池所需的大量稀有金屬,歐美國家并不能自給自足,需要從中國或其他國家進口。另外,關于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和系統,歐美企業(yè)還沒有做好大規(guī)模批量生產的準備,也沒有門類齊全或成本規(guī)模產量的優(yōu)勢。這也是歐美放緩電動化的重要因素。
筆者不由得想起20多年前,美國的乘用車幾乎百分之百都采用AT自動變速器,而歐洲汽車制造商仍然大多采用手動機械變速器。廣泛的說法是歐洲人喜歡手動操控的感覺,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擁有大量手動機械變速器的生產設備和加工能力,他們不愿意淘汰或浪費巨大的產能,所以大眾等公司致力于DCT自動變速器的開發(fā)應用(DCT即雙離合自動變速器,所需設備幾乎都可利用手動機械變速器的設備)。同樣,商用車的AMT自動變速器也可以充分利用手動變速器的設備和生產能力,因此歐洲商用車AMT自動變速器的應用推廣進度比美國早了約10年?;仡欉@些,筆者是想說明,歐美在傳統燃油車的領先優(yōu)勢是通過上百年的積累才取得的,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更不愿快速推出新能源汽車來削弱或替代自身原有的傳統燃油車優(yōu)勢。更何況,目前還要冒著虧損的巨大風險來推進新能源汽車。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這些并不表明歐美為了維護其傳統燃油車的優(yōu)勢,停止或放緩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工作。恰恰相反,他們只是放緩了大規(guī)模生產制造電動汽車的進度,但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還在加強加快,包括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力度,謀求在技術、質量、性能等方面全面超越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yè),謀求在新能源汽車上重現傳統燃油車領域的輝煌。
中國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fā)展仍面臨挑戰(zhàn)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顛覆性的嶄新產品,不僅其動力系統較傳統燃油車有革命性的變化,而且由于電動化引起的整車智能化、結構簡單化等,都給了中國汽車企業(yè)發(fā)展超越的可能性。應該說,中國車企牢牢地抓住了這個機遇,目前在電動化方面暫時處于領先地位。但我們切不可被暫時的成就和成功沖昏了頭腦,要清醒地看到我們領先的并不多,如果不算產銷規(guī)模、新車市占率,在有些方面甚至還落后于歐美企業(yè)。我們必須要居安思危,看到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不足和短板,要有緊迫感、危機感,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去解決問題、補足短板。筆者認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急需解決以下6方面問題。
1.電池性能的提升刻不容緩。盡管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為代表的中國電池企業(yè)技術進步很快,但當前在續(xù)駛里程、充電速度、電池衰減壽命等方面仍面臨不少挑戰(zhàn),需加快進行技術攻關。歐美企業(yè)和日韓企業(yè)正在電池上不斷發(fā)力,中國企業(yè)要想保持優(yōu)勢,必須技術領先、產品性能卓越。
2.充電基礎設施需合理布局。當前,充電設施的不足和分布不均,極大影響了新能源汽車使用的便利性。尤其是節(jié)假日和一些高峰時段,公共充電站經常出現排隊等候情況,會影響到用戶體驗。此外,要想加快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充電設施也要提前布局。
3.車輛生產成本需進一步下降。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成本依然較高,尤其是電池成本,這也使得新能源汽車售價普遍高于同級別燃油車,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此外電池成本的居高不下,也會影響到維修環(huán)節(jié)。
4.電動汽車要更好地緩解消費者“里程焦慮”。盡管當前不少電動汽車的續(xù)駛里程已提升到500公里以上,但用戶的“里程焦慮”依然存在,擔心電量不足以支持長途旅行或不能隨時找到充電站、充電樁,所以還要考慮如何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5.保險與理賠機制要加快完善。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保險費用及理賠機制還不夠成熟完善,這會影響到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6.電池的回收和處置不容忽視。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陸續(xù)有許多廢舊電池進入更換或報廢階段,其回收處理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大問題。如果處置不當,會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影響。
最后,筆者想再次強調,中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一定的領先優(yōu)勢,但這種優(yōu)勢還不大,甚至有一些方面仍落后于歐美。對此,我們一是要冷靜思考,正確認清自身的優(yōu)勢和短板,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加快創(chuàng)新發(fā)展速度,不斷鞏固擴大領先優(yōu)勢。二是要客觀分析歐美放緩汽車電動化的深層內涵和真實意圖,這樣才能有理有節(jié)地科學應對,防止歐美企業(yè)后來居上,壓縮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市場空間。三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需要加速高質量發(fā)展,在大方向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一定要把握好,防止出現偏差。對于汽車來說,外觀和內飾固然重要,能夠提升消費者的接受度,但產品的性能、質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更加重要,不能舍本逐末。
只有扎扎實實、走穩(wěn)走好走對每一步,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才能持續(xù)領先,才能真正成長為中國工業(yè)的支柱產業(yè)。
(作者系中國汽車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李大開)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齒輪頭條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齒輪頭條網(m.19dnf.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網聯系。任何機構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齒輪頭條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1-10
2025-01-09
HMCVT 變速箱:發(fā)展、原理、優(yōu)勢、挑戰(zhàn)與應用
2025-01-08
2025-01-07
尼得科機床推出3170萬日元新款滾齒機,循環(huán)時間
2025-01-07
推薦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