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4來源:互聯(lián)網
目前在取力器殼體的加工中,經常出現(xiàn)兩側凸 臺面相對于兩個軸承孔公共軸線的垂直度超差的問 題。該問題難以解決,給取力器的使用性能和裝配 質量帶來了不良影響。
現(xiàn)場存在的問題
取力器殼體(圖 1)的加工精度對發(fā)動機功率 的輸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取力器殼體側面相 對于孔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將直接影響取力器的使用 性能,以及齒輪軸的使用壽命。在取力器殼體的加 工過程中,經常存在兩側面相對于孔公共軸線的垂 直度(圖 2)超差的現(xiàn)象。
工藝方案
根據取力器殼體的特征,采取了一面兩銷的定 位方案來加工兩側凸臺面和兩側軸承孔,具體加工 順序如圖 3 所示。
兩側凸臺面 H 面、N 面和 C、D 軸承孔在 10 工序加工:D63 面銑刀粗、精銑兩側凸臺面 H 面和 N 面 → 粗鏜刀鏜 C 孔φ72(+0.009,-0.021)mm孔至 φ71.7 mm, 切 削 參 數(shù):S =1 000 r/min, F =100 mm/min → 機床工作臺旋轉 180°,粗鏜 D 孔至φ71.7 mm → 精鏜 C 孔至φ72(+0.009, -0.021)mm, 切 削 參 數(shù):S =1 000 r/min, F=100 mm/min → 機床工作臺旋轉 180°,精鏜 D 孔至φ72(+0.009,-0.021)mm。
數(shù)據統(tǒng)計
選取目前產量最大的殼體類產品作為統(tǒng)計對 象,取力器車間有一整條生產線加工該型號產品, 該生產線共 4 組加工單元,每組加工單元包含 1 臺立式加工中心和兩臺臥式加工中心,05、15 和 20 工序在立式加工中心上加工,10 工序在臥式加 工中心上加工。
選取第三機組作為試驗機組進行調 查統(tǒng)計,經過對 50 份三坐標測量 報告的分析得出:該處垂直度公差 圖樣要求 0.05 mm,現(xiàn)場最大加 工至 0.12 mm,超差率約為 40%。
解決思路
1 . 垂直度超差現(xiàn)狀分析
有一部分該零件在殼體車間協(xié) 助加工,兩車間的工藝方案相同, 而殼體車間不存在垂直度超差的現(xiàn)象。將兩車間加工該取力器殼體 零件的三坐標測量報告做對比, 發(fā)現(xiàn)兩車間加工出的 C 和 D 軸承 孔相對于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 基本都在圖紙要求的 0.03 mm 范 圍內,但是殼體車間加工出的同 軸度公差普遍優(yōu)于取力器車間。
2 . 垂直度超差原因分析
取力器車間設備已使用了數(shù) 年,各方面性能均有損耗,造成 同軸度公差較差的原因,有可能 是由于機床旋轉后,回轉中心未 能完全回到回轉零點,導致 C 孔 和D孔的軸線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進而造成兩孔相對于公共軸線的 同軸度公差較大,也就是說兩孔 的公共軸線偏于理想水平線過大 (圖 4),從而導致兩側面相對于 孔公共軸線的垂直度超差。
3. 垂直度超差原因驗證
零件的 05 序加工完成, 10 序加工至粗鏜φ72(+0.009, -0.021)mm 孔 之 前, 進 入 驗 證 狀 態(tài), 用 粗 鏜 刀 鏜 完 C 孔 后,用尋邊器找到該孔中心位置 并記錄該坐標,然后工作臺旋 轉 180°,繼續(xù)粗鏜 D 孔,再 次記錄 D 孔中心坐標,經過對 比 得 出:前 后 兩 組 坐 標,X 坐 標相差 0.112 mm,Y 坐標相差 0.109 mm,從而驗證了機床重 復定位精度差的推測。
4. 解決方案
為解決機床重復定位精度差 而造成生產過程中的垂直度超差 的問題 , 采用一體式加長精鏜刀 (圖 5)對 C 孔和 D 孔進行一刀 精鏜,同時改變切削深度,調整 切削參數(shù),工藝方案調整如下: D63 面銑刀粗、精銑兩側 凸臺面 H 面和 N 面 →粗鏜刀鏜 C 孔至 φ71.5 mm,切削參數(shù): S=1 000 r/min,F(xiàn)=100 mm/min →機床工作臺旋轉 180°,粗 鏜 D 孔 至 φ71.5 mm, 切 削 參 數(shù):S =1 000 r/ m i n, F =100 mm/min →精鏜 C、D 兩 孔 至 φ72(+0.009,-0.021) mm,切削參數(shù):S =800 r/min, F=80 mm/min。 測得:C、D 兩孔均為橢圓 孔,同一孔的圓直徑最大相差 0.13 mm。對該結果進行進一步 分析,先假設機床旋轉后未能完 全回到回轉零點的觀點成立,加 長鏜刀從一面進行加工,即存在 鏜刀與 D 孔的軸線幾乎重合,而 與 C 孔的軸線有偏差,偏差值 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機床旋轉后回 轉中心與回轉零點的偏差值,會 產生精鏜刀與粗鏜后的孔部分接 觸上,部分沒有接觸上的結果, 即出現(xiàn)孔被加工成橢圓孔的現(xiàn)象 (圖 6),進一步證實了機床的重 復定位精度不好的推測。
做出進一步調整,若粗鏜的 加工余量大于粗鏜后和精鏜后兩 個孔的中心軸線的偏差值,那么 精鏜刀將能修正兩孔的位置偏差, 故現(xiàn)增加粗鏜的切削余量,切削 參數(shù)不變:D63 面銑刀粗、精銑 兩側凸臺面 H 面和 N 面 → 粗 鏜刀鏜 C 孔至φ71 mm → 機床 工作臺旋轉 180°,粗鏜 D 孔 至φ71 mm →精鏜 C、D 兩孔至 φ72(+0.009,-0.021)mm。解決了垂直度超差的問題,且 C、 D 軸承孔相對于公共軸線的同軸 度公差得到提升。
驗證效果
改進前兩側凸臺面相對于兩 軸承孔公共軸線的垂直度最大可 達 0.12 mm,改進后垂直度穩(wěn)定 在 0.03 ~ 0.04 mm 之間(圖 7)。
結束語
此項改進最大的效益是可以 解決取力器殼體加工中難以解決 的垂直度超差問題,提高了取力 器總成的裝配質量和使用性能, 降低了廢品率,提高了經濟效益 , 同時提供了一種在機床重復定位 精度差的情況下,出現(xiàn)幾何公差 超差的情況時,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并 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上一篇:如何增高粉末冶金齒輪泵的效率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齒輪頭條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齒輪頭條網(m.19dnf.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網聯(lián)系。任何機構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齒輪頭條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相關資訊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1-10
2025-01-09
HMCVT 變速箱:發(fā)展、原理、優(yōu)勢、挑戰(zhàn)與應用
2025-01-08
2025-01-07
尼得科機床推出3170萬日元新款滾齒機,循環(huán)時間
2025-01-07
推薦專題
更多>